xh-1.png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千灯启岁”海门市集奇幻夜即将启幕
2024-12-31
津滨海讯(记者 尹冰晶)12月25日,记者从天津渤化海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位于响螺湾核心区河南路旁的海门市集即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开启“千灯启岁”海门市集奇幻夜活动,在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与广大新区百姓共同“张灯结彩迎新年,齐心协力谱新篇”,为滨海新区文旅产业再添新动力。
天津长芦海盐文化旅游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4-12-31
中华新闻通讯社/中华时报12月20日讯(记者 刘俊苍)12月19日,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了2024年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天津长芦海盐文化旅游区榜上有名。这在中国海盐生产企业中是第一家。
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获2024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荣誉称号
2024-12-31
日前在苏州举行的2024年度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颁奖典礼上,天津渤化集团旗下的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荣获2024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产业焕新 360行添丁 新职业“入编记”
2024-11-11
就业是民生大事,一端连着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另一端连着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   近些年,国内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新职业——碳排放管理员、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用户增长运营师、会展搭建师、网络主播……职业不断“上新”与产业焕新密切相关。无论是国家“双碳”战略深入实施,还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迭代,均会催生更多的新职业。
文化中国行丨范旭东纪念馆今日开馆
2024-10-28
10月24日,恰逢范旭东先生诞辰141周年,也是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建业110周年,位于滨海新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旧址完成修缮与布展,以范旭东纪念馆的全新面貌正式亮相。作为中国第一个私立的化学工业研究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历史传承载体,这座百年旧址实现华丽转身,以新的身份与角色开启新的使命。
喜报 | 渤化集团袁伟康在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化工赛道勇夺桂冠
2024-08-23
在渤化集团建业110周年之际,从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化工赛道总决赛现场传来振奋人心的捷报:来自渤化发展POSM装置班长袁伟康荣获第一名,将获奖的红旗轿车成功开回天津,圆满实现了市总领导提出的“首届即首战,首战要必胜”的部署要求!
永利化工:拓展新能源领域 为百年“红三角”赋能
2024-08-23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利化工)是渤海化工集团所属大型国有企业,其前身的天津碱厂是由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带领李烛尘、侯德榜、孙学悟、陈调甫等中国化学工业先驱,于1914年创建的久大精盐厂和1917年创建的永利碱厂发展而成,与1922年创建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并称为“永久黄”团体,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策源地、纯碱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第一号发明专利证书的诞生地。
全国首单转型金融贷款落地南港 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2024-06-11
全国首单转型金融贷款落地南港 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日前,渤海银行向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企业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提供3年期转型金融贷款,同时给予优惠利率支持。该笔项目贷款资金全部用于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蒸汽凝液余热回收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属于低碳转型技术路径“公辅设施改造”类别。项目涉及烧碱、丙烯等多种化工产品,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738吨。该笔贷款的成功落地标志着全国首单转型金融贷款落地南港,对于金融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推动“双碳”目标早日达成具有重要意义。
渤化集团情系烛尘故里 消费帮扶再升级
2024-06-11
今天,首批价值3万元的永顺农特产品通过“烛尘故里消费帮扶行”活动从原产地发往渤化集团,亮相天津。
从“渔光曲”到“盐光曲”—— “光伏+” 谱写产业协同合奏曲
2024-05-10
近些年,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十分迅猛。为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并着力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天津积极布局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天津累计并网光伏装机容量为489.5万千瓦。其中,仅去年就新增了268.9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