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创新生态 培育发展动能
以创新创业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布局之年,也是渤化集团科技创新工作的关键之年、重塑之年、破局之年。渤化双创基地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党委战略部署,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工作走深走实。
上半年,渤化双创基地先后组织召开小创公司集中调度和一对一调度7场次,研究讨论制约发展的堵点卡点问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科技管理与思想建设、合规管理、技术合同文本等专题培训;加大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力度,针对梯次培育政策一对一辅导,新增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累计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种子企业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截至目前,渤化集团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专精特新“种子”企业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家、天津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4家、天津市科技领军企业1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小创公司上半年完成收入2.35亿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小创公司亮点成效
一、化工新材料
大沽新材料公司专注工程塑料改性专用料开发,积极探索“销研产”一体化。完成玩具专用料等新产品的开发,同步开展正显白、阻燃黑色等专用料开发,为客户提供FR215等牌号专用料试料。
海晶惟鑫公司以尼龙改性专用料为主,持续拓展新牌号产品研发生产。上半年开展高流动高韧性PA6增强材料、改善共聚尼龙柔软度、尼龙肠衣膜专用母粒及耐蒸煮型BOPA涂布膜等的研究工作;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开展耐磨尼龙、高性能阻燃类等新产品的开发工作。
精美新材料公司充分利用民营股东市场、渤化集团产业资源优势,积极开拓专用料市场。上半年以“小、精、专”的营销战略思路开拓4家大客户,推动汽车ABS专用料、PP改性专用料等产品实现多场景小批量试用,其中渤化集团两款牌号产品实现销售额超2000万元。
二、化工智能化管理及制造
渤化安创公司聚焦特种设备专业技术服务做深做精。特种设备安全智能管理系统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优秀奖,危化品典型承压设备相关技术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力推动渤化检测站获批特种设备检验甲类B1级资质,建立覆盖压力容器、管道的标准化体系。完成特种设备检验检测4419台套、管道检验52千米,切实有效为企业解决棘手问题,延长特种设备使用周期,大幅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永利陆港公司建设运营网络货运平台,盘活物流资源,实现业务增量发展。上半年发挥发货及时、客户信任、服务到位的优势,完成纯碱产品配送量近4万吨,其中通过网络货运平台完成业务近3万吨,长协散装配送量超1万吨。通过网络货运平台完成聚甲醛配送1.4万吨,有力支撑聚甲醛产品市场拓展。
三、海洋化工新产业
汉盐水产公司深入推动盐田水产品养殖及品牌营销。上半年产销盐田虾近5万公斤、海参近200公斤、海蜇1万斤,投放海蜇苗22万尾、虾苗850万尾。完成养殖基地信息化改造,开展海参基地三期建设工作,推进多品种水产品立体化套养技术试验。线下销售稳步拓宽零售、集采渠道,通过抖音直播、送货上门等方式实现线上销量突破,产品覆盖京津市场。
海晶博睿公司重点盘活盐田水面资源,推动“五统一”水产战略落地。对接与8家有资质企业合作开展鱼虾养殖,协助盘活25个水面标段,实现发包创效近3000万元;优化卤虫捕捞保底量及违约处理机制,同比提升捕捞效能18%。通过集中采购对虾饲料业务,有效降低成本;打造高密度养殖新样板,完成15亩闲置水面标准化养殖池建设、水处理系统调试及制氧设备安装工作,优化水质监测体系,首批50万尾经过标苗处理的虾苗已投放到位,有望提前成熟上市。
海晶润康公司整合资源,利用品牌差异化打造“长芦海晶”C端产品核心竞争力。开发11款C端新品,完成2款产品更新迭代,拓展3家企业食堂水产品供应,积极参加各类型展会、借助海晶公司文旅活动拓展品牌知名度,推动130余种商品上架工会在线商城兑换系统。
下一步,小创公司将持续深耕技术研发,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挖掘市场潜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在所属领域精耕细作,为支撑集团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创新力量。渤化双创基地将不断厚植创新沃土,强化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共同为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