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凝结着我们党长期管党治党的丰富经验,更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宝贵财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刻领悟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使我们党永远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民群众用自己的行动,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党也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互动中,深入了解民之所盼,及时解决民之所忧,从而赢得了民心、凝聚了人心。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法宝。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作风建设提到新的高度,深刻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并警示全党,“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干部深入贫困地区,带领群众拔掉穷根,兑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地震、洪水、台风等天灾面前,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万千群众积极配合,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新时代党和国家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无一不是党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并肩作战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了只要党和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经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得到强化,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的形象得以重塑,执政根基进一步厚植。也要清醒看到,部分党员、干部在贯彻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中,仍然存在思想偏差、情感疏离、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等问题。有的疏远群众、脱离群众,“跑上面多、跑基层少、与群众远”;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比较严重,不了解真实的民情民意;有的不愿和群众打交道,怕同群众接触惹事上身、怕跟群众交流脱不开身、怕为群众办事麻烦缠身;有的不会做群众工作,同群众搭不上话、坐不到一条板凳上去;还有的对待群众态度冷淡,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对这些问题不能听之任之,必须严肃纠治,否则就会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危害党的事业。
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新时代新征程,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确保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地见效,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足精神之“钙”,须臾不忘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牢记创造业绩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俯下身子、沉到一线,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全体党员都要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强化使命担当,以优良作风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凝心聚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奋力拼搏。(中国纪检监察杂志评论员)
(转载自“海河清风”天津市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
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
2025年4月22日